
4月15日,全球领先的生成式AI创作工具Kling AI在北京举办”从想象到画面”2.0模型发布会,宣布基础模型全面升级,正式向全球推出KLING 2.0视频生成模型与KOLORS 2.0图像生成模型。
重新定义人机交互
自去年6月上线以来,Kling AI已完成超20次迭代。截至目前,其全球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,来自全球的1.5万名开发者将Kling API接入各类行业应用中。
“我们始终聚焦提升模型基础能力、画质表现和创新功能,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,”快手高级副总裁、社区科学事业部负责人盖坤在发布会上表示。他强调,该工具旨在赋能每个人用AI讲述动人故事,实现更精准复杂的创意表达。
本次升级后,KLING 2.0模型在动态表现、提示词遵循和视觉美学等维度持续领跑全球,KOLORS 2.0模型则在提示词理解、电影级画质和艺术风格呈现上显著提升。盖坤透露,两款模型在团队内部多指标对比评估中均位列行业第一。
据全球AI评测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 3月27日最新榜单,快手Kling 1.6 Pro(高品质模式)以超1000分的Arena ELO评分位居”图生视频”领域榜首,谷歌Veo 2与Pika Art分列二三位。
盖坤指出,AI在支持创意表达方面潜力巨大,但行业仍存在用户需求未被满足的痛点。要实现”用AI讲好故事”的愿景,必须全面提升基础模型能力,定义人机交互新语言。
此次2.0版本中,Kling AI正式提出AI视频生成的新交互理念——多模态视觉语言(MVL)。该理念通过整合图像参考、视频片段等多模态信息,让用户能高效向AI传递身份、外观、风格、场景、动作、表情及运镜等复杂多维的创意构想。
多模态功能落地
基于MVL理念,快手副总裁、Kling AI负责人张迪在发布会现场演示了全新”多元素编辑器”与”图像编辑”功能。例如用户可依托现有视频,通过文字或图像输入实现元素替换、新增或删除,赋予创作者更自由的编辑灵活性。
张迪表示,目前Kling AI的视频创作中约85%为图生视频,图像质量对视频生成至关重要。在图像生成模型领域,快手Kolors2.0同样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他介绍,KOLORS 2.0的文生图能力迎来全面升级:提示词遵循度大幅提升,电影美学表达显著增强,支持超60种风格化图像变换,模型创作想象力实现质的飞跃。
AI内容生成生态活力
除面向终端用户(To C)的订阅服务外,Kling AI还为企业客户(To B)提供API接入等服务。目前其已与小米、亚马逊云科技、阿里云、Freepik、蓝色光标等国内外数千家企业建立合作。
盖坤透露,全球超1.5万名开发者已将Kling API应用于各类行业场景,累计生成约1200万张图片、超4000万条视频内容。如今Kling AI正成为AI时代视频创作的新基建,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重塑广告营销、专业创作、影视娱乐等多个行业。
为激发AI创作者热情,张迪同期启动”Kling AI新锐计划”,将通过百万资金扶持、全球流量推广、个人品牌打造及顶级功能优先体验等方式,加大对AI影人的支持力度。